发米下载:值得大家信赖的游戏下载站!

所在位置: > 新闻资讯 > 废旧纺织品回收增长:纺织业开启线性向循环转型

废旧纺织品回收增长:纺织业开启线性向循环转型

发布时间:2025-09-04 16:23:16来源:发米下载作者:zhoucl

在上海举办的2025循环创新・时尚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披露的一组数据,勾勒出我国纺织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图景:2024年我国棉花产量超600万吨、化纤产量近7000万吨、布产量突破300亿米,庞大产能支撑起全球最大纺织服装生产国与消费国的地位;与此同时,废旧纺织品回收量达到515万吨,2016-2024年回收量持续上升,2023年增速更是高达15.7%。

然而,亮眼数据背后难掩短板——相较于行业巨量的生产与消费规模,回收总量仍显不足,73%的旧纺织物最终难逃焚烧处置命运,循环经济发展亟待突破多重瓶颈。

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为纺织业循环转型提供了明确方向与动力。早在2022年4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设定“2025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25%、再生纤维产量达200万吨”的量化目标,引导行业制定清晰的循环利用路线图。今年4月,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在无锡揭牌,标志着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对纺织产品再生利用的专业化、规模化布局,为行业循环发展注入“国家队”力量。

技术攻坚则成为破解废旧纺织品回收难题的关键抓手。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徐卫林指出,当前行业面临回收难、分离难、规模化利用率低的三重困境,尤其涤棉混纺产品因组分复杂,成为再生利用中的“硬骨头”。目前主流的物理法处理,仅能将废旧纺织品转化为毛毡、填充材料等低附加值产品;化学法虽能实现高值化利用,却受成本、流程与溶剂回收问题制约,难以产业化落地。为此,武汉纺织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联合研发离子液体溶剂体系,在常温至60℃条件下即可实现纤维素与涤纶的高效分离,为涤棉混纺品回收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为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再生开辟新路径。

而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下,外部法规压力也倒逼我国纺织业加速转型。2024年7月生效的欧盟《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ESPR),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16项生态设计性能要求,强制要求记录产品碳足迹、微塑料释放量等数据,对出口欧盟的中国纺织企业提出严峻挑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阎岩表示,ESPR要求行业实现“彻底的视角转变”,价值链上所有参与者需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既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考验,也成为推动行业向循环经济深度转型的外部动力。

应对内外挑战,产品数字护照成为连接产业端与消费端的创新纽带。今年6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产品数字护照白皮书》,推动李宁、安踏、波司登等品牌企业,以及凯兹勒、达利等制造商共同参与建设。作为纺织产品的“电子化数字身份档案”,数字护照贯穿“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全生命周期,不仅能深度链接碳标签系统、集成企业ESG信息,还能通过动态地图展示产品加工工厂与物流路线,实现全链条信息透明化。

正如阎岩所言,产品数字护照不仅是信息工具,更是开启行业变革的“钥匙”。它让可持续性要求变得可衡量、可比较、可执行,既助力企业应对ESPR等国际法规挑战,也推动消费者践行负责任消费。从政策引导到技术突破,再到数字工具赋能,我国纺织业正逐步打通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堵点,从传统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加速迈进,在实现自身破局的同时,也为全球纺织产业可持续转型贡献中国方案。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