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米下载:值得大家信赖的游戏下载站!

所在位置: > 新闻资讯 > “百强区”榜单里的纺织力量,透露产业集群何种成长密码?

“百强区”榜单里的纺织力量,透露产业集群何种成长密码?

发布时间:2025-08-13 12:23:15来源:发米下载作者:zhoucl

近日,国家级智库机构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5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百强区报告》),同步公布2025赛迪百强区榜单。一批以纺织服装为支柱和特色产业的地区上榜。

赛迪百强区榜单采用严格的“双门槛”评价原则(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通过23项指标从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内生支撑、区域能级和共享发展五大维度进行综合评价。2025年百强区以仅占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6.7%的GDP,经济资源集聚效应显著。

赛迪百强区榜单显示,从全国来看,上榜区总数排名前5的城市分别为成都、武汉、广州,以及深圳和杭州(并列);上榜排名前10的区分别为深圳市南山区、福田区,广州市天河区,深圳市宝安区、龙岗区,广州市黄埔区,佛山市顺德区,苏州市吴江区,佛山市南海区,常州市武进区。

全产业链筑牢发展根基

从赛迪百强区榜单看,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城区占据纺织发展高地,多个以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特色的区上榜,如广东深圳市南山区、佛山市顺德区,浙江杭州市余杭区、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等。这些区域早已构建起完备纺织产业链:广东依托珠三角服装产业带,在面料研发、时尚设计、品牌运营环节深度布局;江苏、浙江凭借长三角纺织集群势能,聚焦纺织机械、印染助剂、丝绸、化纤、高端织造等全链发力,为集群突围筑牢根基。以位列百强区榜单第7位的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为例,从最早的简单来料加工到构建“纺纱—织造—印染—成衣”全产业链,形成均安牛仔、容桂家纺等特色产业集群,产业根基支撑集群韧性发展。

智造与创意双轮驱动

百强区榜单上的纺织集群加速拥抱智能制造,位列百强区榜单第14的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借数字经济先发优势,推动纺织产业“上云用数赋智”。当地纺织企业引入智能织造系统,实现订单排产、设备运维、质量检测数字化,实现质效提升。

时尚创意是纺织产业升级核心,位列百强区榜单第1的广东深圳市南山区、位列百强区第12的广州市越秀区等城区,汇聚国内外顶尖设计人才,搭建时尚创意产业园、设计师工作室集群。例如,近年来深圳南山区与米兰时尚团队深度交流,将潮流元素融入纺织面料,同时吸引国际品牌落地深圳。

新模式重塑纺织发展生态

面对市场需求分化,百强区榜单上的纺织集群聚焦“细分赛道”突破,如位列百强区榜单第52的江苏南通市通州区,深耕家纺细分领域,推出“智能家纺 康养睡眠”产品。

电商直播、跨境出海等新模式重塑纺织销售生态。例如位列百强区榜单第22的浙江杭州市滨江区布局直播电商基地,引入头部主播、MCN机构,助力滨江纺织企业通过抖音、淘宝直播实现销售额大幅增长,订单小批量、多批次特征显著,适配市场个性化需求;位列百强区榜单第16的江苏无锡市新吴区借力跨境电商平台,推动纺织制品出口东南亚等市场,“线上展厅 海外仓”模式破解外贸订单碎片化难题,为集群拓展全球市场。

内部与跨区域联动协同发展

百强区榜单上的纺织集群内部呈现清晰分工与协同。以长三角为例,目前以上海为设计研发中心,辐射杭州余杭区、苏州吴江区、南通通州区,形成“创意-面料-生产-销售”协同链条,链上企业互补协作,提升集群整体竞争力。

与此同时,跨区域协同成为百强区榜单上的纺织集群破局新路径。长三角与珠三角纺织集群联动,中部城区纺织集群加速融入协同网络,此外,长三角、珠三角纺织集群与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构建全国纺织产业协同发展大生态。例如:此前,位列百强区榜单第7的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与位列百强区榜单第50的江苏苏州市吴中区签订产业合作意向,在织造技术、供应链资源、时尚设计、品牌运营等方面进行深度对接。 

2025赛迪百强区榜单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