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米下载:值得大家信赖的游戏下载站!

所在位置: > 新闻资讯 > 一天一个大项目!新疆 2910 万锭纺纱产能刷屏,全产业链正在疯狂补链

一天一个大项目!新疆 2910 万锭纺纱产能刷屏,全产业链正在疯狂补链

发布时间:2025-09-25 10:23:15来源:发米下载作者:zhoucl

2025年的新疆纺织产业,正以“产能爆发 项目密集落地”的强劲态势刷屏行业——全疆纱锭达近3000万锭,织机超6万台,备案纺织服装企业突破3900家,2910万锭纺纱产能已占据全国四分之一份额,曾经“纺纱独大”的产业格局,正被密集落地的标杆项目与全链布局彻底改写。

“史上最强扶持包”激活产业动能

新疆纺织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始于政策精准发力。2025年7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新疆纺织服装产业政策加快延链补链强链九条政策措施》,以“真金白银”破解企业发展痛点,与国家“纺织向西转移”战略形成共振。

资金支持上,单个企业年获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最高达3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贴息可达2000万元,政策力度较此前显著加大;技术升级方面,企业实施棉纺向混纺转变的技改与设备更新,可获实际投资额50%的补贴,单个企业最高300万元,智能工厂认证还能再拿150万元,倒逼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销售端更直接让利,精梳纯棉纱或棉混纺纱根据支数,每吨可获50至200元补贴,全链条激活企业生产积极性。

绿色与智能撕开升级口

政策红利下,三大标杆项目接连落地,成为新疆纺织产业升级的“破局者”。

6月16日,新疆鸿泰鼎绿色新材料纺织产业园项目在巴州尉犁县开工,这个占地2980亩的项目堪称“绿色植物纤维纺织新材料补链样本”。项目规划建设年产45万吨罗布麻莱赛尔纺织新材料、200万锭纺纱、2000台织机等配套项目,其中一期投资50亿元,投产后预计创造2000个就业岗位,实现年产值30亿元、税收3亿元,直接填补了全疆绿色植物纤维纺织新材料产业链的空白。

1月10日,溢达集团无水染色技术在石河子实现商业化突破,上演了一场“染整革命”。该技术采用环保可循环非水介质替代水染色,染色介质循环利用率超99.8%,固色率达97%,较行业平均值高出37个百分点,同时化学品耗用减少73%、生产效率提升50%,实现“零用水、零用盐、废水近零排放”,彻底化解了新疆印染行业缺水、排污的难题。

5月16日,上海数智世界乌鲁木齐“灯塔工厂”项目奠基,以数智化重新定义棉纺效率。这个占地267亩的项目规划建设微型试验产线、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功能区,投产后年纺纱产量达3.6万吨。作为全球智能制造顶级水平的代表,该项目将引领全疆纺织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据悉,数智世界工业科技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建设棉纺总产能481万锭,目前已有315万锭投产,2026年全部投产后年产纯棉纱线将达90余万吨。

 从“头重脚轻”到集群崛起

曾经,新疆纺织产业虽纱产量居全国第二,但布和服装产量占比偏低,呈现“头重脚轻”的格局。如今,延链补链强链的步伐正在加速,全产业链布局初步成型。

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通过精准选商,聚焦终端环节,已形成集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家纺、袜业于一体的全链条格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拉尔市,新疆兵团第一师通过“抓两头带中间”策略,聚焦原料供给与印染加工,打通“纺纱-织布-印染-家纺-终端产品”全链条,形成棉纺、粘胶、聚酯“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截至2024年,阿拉尔市纺织纤维总产能突破百万吨级,成为全疆唯一同时具备三大主流原料的产业区,其印染产能占全疆总量的50%以上,集聚纺织服装企业67家,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67亿元。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棉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勇指出,新疆纺织产业的崛起依托三大核心优势:资源上,棉花机械化耕种收率达97%,机采率90.8%,2024年总产量568.6万吨,占全国92.2%、全球近1/4,品质比肩美棉、澳棉;能源上,吨纱用电成本较东中部低1600元左右;政策上,国家棉花目标价格政策与地方产业扶持政策形成合力。

按照规划,新疆力争到2030年将棉花疆内转化率从42%提升至60%左右,纺织服装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比重从1.88%提高到5%以上,向着“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质效领先的棉纺织生产基地”目标迈进。在东中部产业调整的窗口期,新疆纺织正以全链发力的姿态,争夺国际棉纺织产业的话语权与定价权。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