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米下载:值得大家信赖的游戏下载站!

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产品牌“硬刚”国际品牌,户外运动走入深水区

国产品牌“硬刚”国际品牌,户外运动走入深水区

发布时间:2024-09-06 10:23:32来源:发米下载作者:zhoucl

上周,随着安踏体育发布2024年上半年财报,国内体育用品上市公司与国际主要体育用品品牌皆交出了上半年中国市场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产体育用品品牌继续领跑国内体育用品市场,以安踏、李宁、特步、361°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越来越占有主动权——无论是整体增速,或是在运动科技、细分市场上的单点突破,都表明中国品牌正处于“正向飞轮”效应的良性发展中。

这不仅有品牌们的主动出击,也得益于国内体育市场的再进阶。近期发布的《京东:2024上半年体育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体育运动装备的更新需求增长明显,从供需两端带动运动装备不断推陈出新、迭代升级,走向更加专业和精细的发展。

消费者运动热情被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激发,疫情之后对健康的空前关注,还有年轻消费者掀起的滑板、网球、飞盘、攀岩等新兴运动热潮……多重因素之下,今年上半年,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走向多元分化。

国产品牌继续领跑

不久前,阿迪达斯全球首席执行官古尔登在业绩交流会上承认,中国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本西方品牌为主导的市场,现在本土品牌占据了很大份额。中国品牌的商业模式变得更垂直,在市场反应速度和为消费者提供的价值与价格都与此前不同。

古尔登所言并非空穴来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以安踏、李宁、特步、361°为代表的国产运动品牌继续领跑中国市场。

上半年,安踏集团再次交出半年营收创历史新高的业绩,达到337亿元,比增13.8%,中国市场领先优势持续扩大。横向比较看,安踏集团营收体量相当于1.2个耐克中国、2.4个李宁集团、2.6个阿迪中国。同时,与2023年同期相比,安踏集团对耐克中国的领先优势扩大了近1倍,从2022年上半年开始,安踏集团已连续第5个半年度营收领先耐克中国。

此外,单品牌来看,上半年,安踏品牌营收达160.8亿元,占安踏集团营收48%的同时,以单品牌之力超越李宁集团和阿迪中国。

中国市场不只是安踏在“独领风骚”。紧随其后的李宁集团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3%至143.45亿元,毛利率增至50.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至19.52亿元。其中,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2.7%至140.97亿元。尽管处于增长的阵痛期,但李宁上半年在产品和科技端的动作频频,展现出了增长的潜力。

作为“国产双雄”,2024年上半年,安踏李宁的营收之和是耐克阿迪之和的1.2倍,两大国产品牌继续在主场压制“国际双雄”耐克、阿迪达斯。

以跑步为主要战略的特步跑出了加速度。特步国际日前发布上半财年业绩报告显示,营收同比增长10.4%至72.03亿元,毛利率增至46%,净利润同比增长13%至7.52亿元。两大跑步品牌领跑了特步营收增长。其中,主品牌特步收入同比增长6.6%至57.89亿元;Saucony索康尼和迈乐所在的专业运动分部收入同比大涨72.2%至5.93亿元。

361°则成为上半年在中国市场增速最快的体育用品品牌之一。361°发布的2024上半财年业绩显示,其营收同比增长19.2%至51.4亿元,毛利率为41.3%,净利润同比增长12.2%至7.9亿元。其中,361°主品牌营收增长18%至39亿元;361°儿童业务营收增长24.2%至11.3亿元。可以说,361°上半年实现了多个维度的双位数增长,既增速又增质。

整体来看,国产运动品牌在过去几年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不仅有安踏集团这样的大体量增长与两大国际巨头直接“掰手腕”,也有361°、特步在奋起直追中,助推国产品牌对中国市场的抢占,共同改变了两大国际巨头在中国市场上品牌知名度、产品认可度、市场占有率等多维度绝对领先的局面。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的崛起不仅有两大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犯错误”带来的机会,也有国产运动品牌自身在科技研发、产品升级、渠道变革等多方面提升的积极布局的原因。如今,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已经改观,未来一段时间来看,国产运动品牌在国内市场仍然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